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《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》的通知发表时间:2023-12-14 12:28 11月6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提出,首批将在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。 《方案》对试点建设提出的主要目标是,到2025年,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,一批可操作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,不同资源禀赋、不同发展基础、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,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。 到2030年,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,重点任务、重大工程、重要改革如期完成,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,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,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,为推进碳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。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林卫斌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,通过产业结构调整、能源结构调整、节能增效三大方向,可以降低我国能耗强度、碳排放强度,统筹实现降碳与发展。“这三大方向是共性的,但如何实现这三个方向,各地有不同的路径。”
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
一、总体目标 落实国务院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有关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,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,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,为全国提供可操作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。 二、工作原则 坚持积极稳妥 将探索有效做法、典型经验、政策机制以及不同地区碳达峰路径作为重点,尊重客观规律不简单以达峰时间早晚或峰值高低来衡量工作成效。 坚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不同试点的区位特点、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,因地制宜确定试点建设目标和任务,探索多元化绿色低碳转型路径。 坚持改革创新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持续深化改革、开展制度创新、加强政策供给,不断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。 坚持安全降碳 统筹发展与安全,坚持先立后破,妥善防范和化解探索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,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、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。 将在100个城市和园区开展试点工作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,我国开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,完成了构建碳达峰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。 2021年9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出台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,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。之后国务院印发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,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。两个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,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、碳中和“1+N”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。 此次《方案》进一步提出,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,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,为全国提供可操作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。 《方案》明确,考虑各地区碳排放总量及增长趋势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,首批在15个省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。试点城市建设主体原则上为地级及以上城市,试点园区建设主体为省级及以上园区。 林卫斌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“十四五”“十五五”期间既是实现碳达峰的执行期,更是为实现碳中和打基础、创条件的重要窗口期。总体上看,这一时期的“双碳”工作应该以质量管理为重点,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利用方式转变、绿色低碳技术和制度创新、节能提效等举措,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,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 “当然,我国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,通过试点建设,有助于破解绿色低碳发展的瓶颈制约,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地区绿色碳达峰路径,并以此引领‘双碳’工作。”林卫斌强调。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、引进和使用为实现目标,《方案》在五方面重点部署了试点建设内容。 在确定试点任务方面,试点城市和园区要结合所在地区工作要求,系统梳理自身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与进展,深入分析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关键制约,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产业优化升级、节能降碳增效以及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,谋划部署试点建设任务。 在实施重点工程方面,要在能源基础设施、节能降碳改造、先进技术示范、环境基础设施、资源循环利用、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工程,形成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力支撑。要加强对配套工程建设的各类要素保障,推动重点工程项目有序实施。 在强化科技创新方面,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加强科技支撑引领,支持科研单位、高校、企业等围绕绿色低碳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。要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,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,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,努力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。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、引进和使用,推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学科体系。 在完善政策机制方面,试点城市要深入剖析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短板,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财政、金融、投资、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,创新碳排放核算、评价、管理机制,推动城市能效与碳效整体提升。试点园区要加快建立以碳排放控制为导向的管理机制,着力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。 另外,在开展全民行动方面,试点城市和园区也要着力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,普及“双碳”基础知识。要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活理念,促进绿色消费,创新探索绿色出行、制止浪费、垃圾分类等方面体制机制。要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能源资源节约,提升绿色发展水平,切实增强各级干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。 |